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系列 - 中醫治療濕滯

文章來源:《東方日報》醫健寶庫專欄 – 02/09/2017


余嘉欣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中醫師


何謂「濕」?

水是人體的重要元素,有助維持人體各種功能。但當外濕侵襲,或體內水液障礙,未能正常代謝排泄,令水液滯留體內,便是中醫所謂的「濕」。濕邪的出現,既反映身體本身存在問題,亦有機會誘發其他疾病。


「濕」有內外之別?

外濕是源自外界的濕氣,與氣候、環境、飲食等因素息息相關。當濕氣侵入人體,便會成為濕邪。人體的新陳代謝,正常應可處理體內水液,而脾胃是運化水液的重要臟腑:脾胃健康,水液代謝如常;脾胃受損,影響運化代謝,水液停留成為內濕。


何以「脾虛濕困」?

倘若過度操勞傷神、食無規律節制、肆意乘涼飲冷等,都會損傷脾胃,不但消化功能減弱,亦難以處理水液運化,脾胃終告病假,導致水濕滯留。此外,水液適量,脾健則運化自如;水濕太多,脾滯則無力運化。脾虛與濕困同時並存,造成惡性循環,內濕更難消除。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頭身困重、痠倦乏力、關節疼痛、肢體浮腫、脘悶脹滯、口膩納呆、大便粘溏等。


「濕滯」如何是好?

香港位處華南沿海地帶,氣候尤為潮濕;而現代人喜好凍飲,長期留在冷氣環境,體內濕滯不少。

外在環境的濕氣,抽濕機或許只能解決燃眉之急;遇有脾虛濕困的內濕,需要健脾化濕:生活規律、勞逸結合、怡情養性、飲食調護等,推動和促進脾胃機能,自能運化水濕,排走體內濕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