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及團隊

學院一直從跨學科層面探討中醫藥以及相關技術、理論的發展及應用。近年,學院更注重以循證醫學方法,進行中醫藥臨床問題的轉化醫學研究。學院的科研發展方向主要為中醫防治老年相關性疾病的研究,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精神性疾病、痛症及中藥質量控制研究等,獲得國家、香港特區政府及大學等多項研究資助。 近年發表S C I 論文超過 1 0 0 0 篇,刊載於國際性的權威雜誌﹔ 同時獲得包括美國及中國的多項專利。

馮奕斌教授,教授

中藥材的標準化和品質控制模式、中藥提取物及中成藥的藥效學及安全性評價及天然產物和中藥現代藥理的研究。利用現代生物醫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及組學手段,從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角度,闡明中藥在治療人類重大難治疾病(包括腫瘤、糖尿病、肝病和腎病)方面的作用和前景。

沈劍剛教授,教授

致力於將臨床研究,基礎與轉化醫學三者緊密結合,開展分子靶標的研究以及基於傳統中醫藥的新藥研發,主要方向包括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促進卒中後神經功能恢復以及改善神經炎症。

張樟進教授,教授

探討針灸中藥治療主要神經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案和循證醫學證據;尋找具有精神藥理作用的中藥活性成分及其神經科學機理;開展中藥和西藥相互作用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藥物動力交互作用;及探索各種主要精神疾患的發病機理。

榮建輝教授,副教授

中藥的抗炎、神經保護及促進神經修復的分子藥理的研究,長期目標是探究治療不同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化學成分及作用機理,並進一步研發專屬新藥。目前主要研究解析中藥複方中的化學成分與靶標蛋白的作用關係,尤其是與消炎和促進組織修復有緊密關係的活性蛋白。

王寧教授,助理教授

中藥品質標準及標準化研究;中藥治療代謝性疾病(如肥胖、肝病和糖尿病等)及癌症的藥效學評價及機理研究;中藥複方的譜效學研究;中藥藥代動力學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天然產物和中藥複方的轉化醫學研究及新藥開發。

林响教授,助理教授

探究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機制,包括原發性乾燥綜合症,多發性硬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一型糖尿病等,並探索中藥複方或單體在這些疾病中的免疫調控作用。

陳海勇教授,助理教授

中醫藥的文獻及相關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如系統綜述、薈萃分析及臨床試驗等;常見疾病的炎症與纖維化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病等);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炎症性疾病及痛症的機制。

陳建萍博士,首席講師

腫瘤耐藥與轉移的相關基因鑒定及分子機制研究;天然抗腫瘤活性物質篩選、解析及分子靶點鑒定;中藥複方及單體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及乳癌與肝相關性研究。